【百年莫干】商务印书馆与莫干山

发布时间:2022-04-10 | 发布人: | 点击量:2357

      【百年莫干】第1期 商务印书馆在现代出版业、文化事业等方面创新不辍,屡开先河。20世纪初,鉴于经商游客,到处人地生疏,每苦无人指导,商务印书馆特编辑了诸多旅游指南,又在庐山、莫干山、鸡公山、鼓岭设售书处,丰富避暑人士的精神文化生活。

商务印书馆莫干山暑期支店(莫干山滴翠轩)

      1916年,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就西书事嘱总经理高凤池,“到莫干山,晤伊文思,两家用甲法,允牌号保证,不允附股”。彼时,莫干山上已有一家外文书店——伊文思图书公司。

      1917年5月,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股东常会上报告:“浙江莫干山为西人夏令避暑之地,各省教士每年在此避暑者约有千人之多,借此商议传教及规画教育等事。故本公司在该处购置地基,建造房屋一所,约需洋三千元,为夏间设立临时售书处,兼为本馆职员休假养病之用。”两年后,由商务印书馆与几家商号合建的滴翠轩消夏社开张,位于武康路,门牌号326,又名中国旅馆、中国客栈,其东为合伙人专供旅客避暑营业,西为商务印书馆售书处及股东职员避暑所用。张元济曾专程赴莫干山查看滴翠轩建设进度。《张元济日记》载,1919年8月到莫干山去,共商五事:油漆房屋、修理小屋墙壁、分派器具、加派房捐、添买小山一座。

      周庆云纂《莫干山志》如是形容:“滴翠轩,在荫山,商贾消夏社也,旅客亦可栖止,门临山径,四周松竹,崇楼四层,尤宜远眺。”其景色之美,诗人沈焜有《晨起滴翠轩即目》诗为证:“微云淡秋霁,初旭凌青苍。湿烟散岩野,飞气成湖光。万岫绿如海,遥遥尽修篁。流水走暗壑,逸乡铿清商。夷楼杂参错,各占隅一方。客主势莫敌,寥寥数村庄。山鸟不知愁,媚客故徊翔。感喟亦何益,倚栏且徜徉。宿露挹襟袖,潜觉单衣凉。小坐众山爽,一空热恼肠。”缘此,商务印书馆还印制过一枚“滴翠轩楼上远望之山景”彩色明信片。

图片

      滴翠轩其屋为洋式,每屋之外均有凉台,设备亦极完美,若休憩室、会客室、浴室、阅报室、球场、弹子房等均备,生意很是不错。1930年夏,张元济在致友人童亦韩的信中特别提到,“敝公司莫干山滴翠轩房屋本甚逼窄,今年业已有人满之象”。

商务印书馆莫干山图书

      商务印书馆莫干山售书处,对外又称商务印书馆莫干山陈列所、商务印书馆莫干山暑期支店。

      《东方杂志》《小说月报》等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知名期刊。早在1906年,《东方杂志》上就刊登了莫干山照片,此后还刊登过孙乐君撰《莫干山西人避暑记》。《小说月报》1920年第9期刊登的蒋维乔撰《莫干山纪游》更是一篇影响深远的文章,提出“大抵莫干山之胜,在泉与竹”,结句尤发人深省,“我不自营,人必代我营之”。

      1920年6月,商务印书馆绘制了《莫干山新图》。1921年前后,商务印书馆首次编印了徐珂编纂《莫干山指南》,其后迭经修订再版,购买者极称便利。文化人有个习惯,就是每到一地,要是有书店,总是不肯轻易放过。1929年,作家钟敬文上莫干山,经过商务印书馆售书处,进去买了一本《莫干山指南》和一些莫干山明信片。

      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刊》1934年新87号专门录徐珂增订《莫干山指南》。内容较初版益见充实,记载更多说明,包括概说、名胜、游程、旅游须知、交通运输、旅馆、市集、公用事业、医院、行政机关、社会集团、学校、教堂、物产、附编等十五章。

      随着摄影术在中国逐渐普及,风光摄影渐成热门,商务印书馆趁此印制了珂罗版画册《莫干山》,为《中国名胜》第二十一种。

图片图片

滴翠轩的知名住客

      商务印书馆卷案《莫干山滴翠轩专卷》(1917-1924)中有1922年关于原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张一麐眷属欲至莫干山滴翠轩避暑,商务印书馆为迎接张一麐致莫干山滴翠轩商务印书馆售书处函之底稿数件。函由陈叔通起草,经张元济修改,云:“宜生、道衡仁兄阁下:本月二十日具奉一缄,想已入览。兹由张仲仁先生眷属五六人来山避暑,谨备函介绍。前请在沿街预备房间四间以上,并扫除清洁,想已照办。每日饭食拟包与滴翠轩,并即代为接洽一切,统祈妥为招待,无任感荷。专此,顺颂日祺。总务处谨启。”可证滴翠轩早期为商务印书馆同人休养之所。

      作家郑振铎于1926年夏赴莫干山避暑,住在滴翠轩,并在此写就《山中杂记》,以为“这是我的一个有趣的经验”。在郑振铎笔下,“滴翠轩的楼廊,是最可赞许的地方,又阔又敞,眼界又远,是全座轩最好的所在”。商务印书馆特约作者便一人一张四方桌,推向长廊中间,然后摆上大大小小的书籍、文具、稿纸,埋头工作起来。

      1929年夏,作家冰心的表哥、在商务印书馆任职的刘放园一家在莫干山避暑,新婚燕尔的吴文藻、冰心夫妇遂被邀莫干山度蜜月,住在滴翠轩。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的郑心南之女郑依真给晚年的冰心写过一封长信,回忆在莫干山初见冰心的情景:“我见到您的印象是,常喜穿一身素色的长旗袍,身长玉立,皮肤白净,说话温柔,风度高贵,美极了……”

      1931年6月8日,嘉业堂主人刘承幹游莫干山,也住在滴翠轩。21日,他给张元济写信,信中谦称世愚侄:“莫干之游,侄满拟借居皋庑,领略清凉世界。忽晤莹照开士,敦劝改就普陀,至再至三,因于月之八日,偕二三同志乘新宁绍班轮来山,下塌报本堂小住。禅林暮鼓晨钟,别饶风味,山峦环海,如在画图。连日出游,亦颇愉快……莫干之说,仰承慨假高斋,虽负山灵,而盛情则感深镂刻。敬谢敬谢。”张元济批语:“甚羡甚羡”“如游兴未阑,仍可一往,舟车极便,山中气候清淑,甚相宜也。”

      在莫干山度假区发展历程中,商务印书馆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推进了莫干山社会文化的发展,并深度参与了个人的生活,这段珍贵的记忆值得珍视与保留。

 

作      者:朱   炜 (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