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节】凭诗记风土——“灿烂的德清文化”走进乾元
发布时间:2022-04-15 | 发布人: | 点击量:2212灿烂的德清文化
乾元镇设县治始于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县名历武源、临溪,于唐天宝元年(742)定名德清,从此不再易名。千年以后,乾元镇入选浙江省第一批古城复兴试点建设,古城既是历史的记忆,也是文化的传承。
“凭诗记风土,灼烁发心光”,4月13日下午,德清县第八届全民阅读节系列活动之“灿烂的德清文化”走进德清古城,在乾元小学举办,由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主任朱炜分享“给孩子的风土诗”。
赠寄、送别、宴饮、记游,唐诗几乎渗透到了社会交往的一切方面,成为唐人社交生活的一种惯用的文字表达手段。但唐代德清诗、故事都有哪些,碍于这属于乡土文化范畴,未进入课本,一般同学并不了解。
乾元小学交流现场
朱炜从所著《跳上诗船到德清》中例举了几首唐代德清诗,“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唐杜荀鹤《送人宰德清》),“但如诗思苦,为政即超群”(唐李频《送德清喻明府》)……因古代交通不便,山高路远,对于没有到过德清的人来说,是很难了解这边的风土人情的,特别是对于唐人而言,这还是一个新设立的县。一首四十字的诗,引出为离任的亲民的德清县令立“德政碑”或名“遗爱碑”又名“去思碑”,送别诗以此种为高格。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的祖父柳察躬在唐天宝间任德清县令,因其有惠政,被称为“德清君”,且是最早被载入地方志的德清县令。
坐落在德清下兰山的文明塔其实就是德清的大雁塔,“吾邑之士,以文明为雁塔”,振德清之文运。
位于乾元山南的今乾元镇联星村、恒星村一带,可能就是历史上的前溪村。《大唐传载》:“湖州德清县南前溪村,则南朝习乐之处。今尚有数百家习音乐,江南声伎多自此出,所谓舞出前溪者也。”
乾元小学同学在德清县古地图上寻找德清古城
同学们认真记录着以上知识,作为课外补充,并积极参与互动问答。正如一位踊跃发言的同学所说,在这里听到的学到的唐诗很不一样,很有趣,尽管暂时还不能背下来,但能激发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本次活动由德清县图书馆与乾元镇中心小学联合主办,乾元镇文化站协办,旨在助力千年古城、书香乾元建设,引导青少年感知风土,理解传统,发现宝藏。
推广阅读与地方文化,营造悦读氛围,助力县域精神富有,是德清县图书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品牌服务。据悉,2021年德清县图书馆参与协办的俞樾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暨德清俞氏文化展示馆开馆仪式,被《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争相关注报道;经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俞平伯年谱》,被列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在南太湖号上的推文《老照片里的德清古城》,阅读量突破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