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上榜!《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改革基层典型案例汇编》录用名单公布!
发布时间:2022-01-27 | 发布人: | 点击量:2105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改革基层典型案例汇编》录用名单,德清县项目案例《“诗画德清 书香添彩”以特色分馆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成功入选!
一、改革背景
德清县特色图书馆建设的思路起源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和德清县打造“美丽城镇”的大背景。
2014年,德清县新图书馆开放运行,宽敞舒适的馆舍,“驻馆作家”“春晖讲堂”等优质的品牌服务,吸引了百万人次读者,德清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相比之下,乡村公共阅读需求和供给严重不足,原有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存在图书破旧、设施落后等现象,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无法保证定时定点开放,传统乡镇图书室和农家书屋门可罗雀,城乡图书馆服务均等化问题变得尤为突出。
为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德清县就谋划如何将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盘活、升级,建设“书香德清”,同时,积极融入德清“美丽城镇”建设,提出了以特色图书分馆提升小镇文化品味课题,并以莫干山镇文化中心图书室作为试点进行打造。
德清县图书馆
二、突破方向
1、统筹合作,打破场地制约。建设特色分馆,要与镇(街道)合作,共同选址、共同修建、共同管理,摆脱以往图书室、农家书屋“寄人篱下”的窘境。
2、因地制宜,杜绝千篇一律。特色分馆,其特点就在于“特”字,因此,要深挖梳理各镇(街道)特色文化元素,使其融入馆藏书籍、数字资源,甚至建筑风格上。
3、建章立制,防止资源匮乏。建立严格管理制度,特色图书分馆建成后,在运营管理上要与县图书馆保持互动,确保馆藏书籍定期更新,数字资源广泛共享,阅读活动持续推广,使阅读资源供给与读者阅读需求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的螺旋式上升态势。
4、配置人员,保证日常开放。特色分馆建设后,由县图书馆派驻分馆馆长,同时聘任1-2名专职馆员,负责分馆正常开放、阅读推广、历史文化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一方面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协助建设地方文献数据库。
莫干山民国图书馆
三、主要做法
(一)精准定位,融合文旅。
德清特色分馆建设不搞全覆盖,不搞一刀切,而是以需求为导向,成熟一个推一个,以求精品。一方面,在定位上,坚持“一镇一特色”,建设注重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发掘相结合,打破了由上至下根据一个模子建图书分馆的做法,使得镇(街道)图书馆服务更聚人气、更接地气、更连历史。如借力莫干山镇党委政府以“民国风情”为特色打造了民国图书馆;依托蠡山景区和婚俗博物馆,建设了一座水乡风情浓郁的民俗分馆;依据乾元镇人才辈出,曾有五世翰林、一门三状元及俞樾俞平伯等名人,建设了国学图书馆。另一方面,在建设上,采取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由镇(街道)提供选址,按功能要求进行建设装修,县图书馆进行书架家具、信息化设备和图书、数字资源等购置,确保特色分馆专业规范。
乾元国学图书馆
(二)精确设计,彰显个性。
一是建筑有特色。目前已运行的6家特色分馆都是老建筑。如民国图书馆坐落在建于1932年的莫干山小学礼堂;蠡山民俗图书馆由旧有砖木建筑民房改建而成;国学图书馆则建在清徐氏五世翰林旧居修吉堂。这些老建筑经装修后,既保留原有特色,又兼具现代图书馆功能,风格独特。二是资源有特色。各图书分馆根据特色定位,采购不同的图书、数据库。比如民国图书馆就采购以民国类图书为主,采购了“民国期刊数据库”;民俗图书馆以民俗类图书为主,尽量将图书资源融入到当地的村民读者生活中。三是活动有特色。每个特色分馆要结合各自特色,每年开展不少于20次的阅读活动,如民国图书馆依托莫干山组织开展走读莫干山、参与民国风情小镇的活动;民俗图书馆在端午等民俗节庆,开展相关民俗活动;乾元国学图书馆开设国学讲堂、德清旧四家的优美家风;下渚湖湿地图书馆开展防风文化活动等。
(三)精心管理,提升效益。
一是人员合理规范运行。特色分馆由县图书馆派驻馆长、1-2名专职馆员管理运行,主要负责带动当地居民及游客阅读、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收集地方文献、兼管村级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点。这些人员与镇(街道)文化中心联合发文聘任,联合考核。二是机制保障强化服务。先后出台了《德清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管理办法》《德清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绩效考核细则》《德清县图书馆活动流程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规范特色分馆建设和运行,提升各项服务。三是智慧管理提升效益。特色分馆链接德清图书馆智慧墙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收集到馆人次、图书借阅、活动情况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科学管理、科学调度,为居民、游客提供更精细的服务。
雷甸水产图书馆
四、改革成效
德清县采取共建委托管理的形式,以需求为先导,以特色为品牌,以服务为内容,整合资源,强化优势,推进乡镇特色图书馆建设,创出了一条具有德清特色的总分馆体系道路,为推进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做出了积极的尝试。“书香德清——以特色分馆建设带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局领导的肯定。
1、带动性大。一是带旺了人气。特色分馆以其时尚的定位、深厚的历史和优质的服务,为小镇读者服务、为景区服务、为外来游客服务,带动阅读人气。如莫干山民国图书馆自开馆以来,每周开放六天,到馆人次均在4000左右。二是带活了场所。由县图书馆派驻馆长负责运行,强化了村级图书室服务功能,改变了农家书屋、村图书室门口罗雀的现象。如蠡山民俗图书馆每月与蠡山幸福邻里、村委定期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下渚湖湿地图书馆结对二都村流通点,不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三是带动了研究。特色分馆不仅在规划建设时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开放运行时,更是有效带动地方文献的收集研究等。如民国图书馆为镇上保存莫干山文献最集中的地方,下渚湖湿地图书馆、新市分馆不断收集到欧阳习庸的《武康道光县志》《痕迹》《寒梅齐集续》《仙谭竹枝词》等。
2、融合性强。一是融入旅游资源。特色分馆以鲜明的个性融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小镇的一大靓丽景观,提升了小镇旅游资源。如莫干山民国图书馆与莫干山交通馆、莫干山乡村振兴VR馆纳为一体,成为该镇旅游观光线路上一个站点;乾元国学图书馆为乾元镇“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实施增添文化氛围;下渚湖湿地图书馆融入二都防风小镇、下渚湖景区,成为游览下渚湖景区游客休闲、阅读的好去处。二是融入节庆活动。特色分馆开馆以来,深度参与当地重大节庆活动,与当地的文化推进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如民国图书馆是莫干茶王赛专家鉴茶之所,同时提供茶文化书籍推介,融书香与茶香一起。乾元国学图书馆参与举办“古韵新城,书香致远”2020乾元镇中秋诗会,以朗诵庆祝节日。
3、导向性好。一是结合导向。特色分馆建设拓展了传统图书馆内涵和外延,成为一个镇(街道)的文化地标,发散着文化功能,同时还与茶吧、咖吧等功能相结合,丰富了图书馆内容。如下渚湖湿地图书馆里设置的茶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去品茶、听乐、观景,经营者又可以兼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责。二是专业导向。特色分馆建立后一直得到业界和媒体关注,众多专家学者莅临指导,或捐赠著作,或受邀担任学术导师,如南京大学徐雁教授把《越踪集》等书籍赠予莫干山民国图书馆,山东大学冯克利教授、南京晓庄学院邵建教授、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张欣等担任莫干山民国图书馆名誉顾问,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给莫干山民国图书馆专业指导。
蠡山民俗图书馆
五、经验启示
1、起步早、定位准是前提。2014年德清新图书馆成功运营后,我们便在思考如何盘活升级乡镇图书室、农家书屋,补齐乡村公共阅读需求和供给严重不足的短板,逐步实现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结合当时县里的“美丽城镇”建设中心工作,便提出了建设特色图书分馆以提升小镇文化品味的课题,这一思路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成立了以局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2015年,“书香德清——以特色分馆建设带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被列入我省第三批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之一,同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并图书馆界对德清县图书馆特色主题分馆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社会影响等考察后,给予了肯定,并认同德清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2、建特色、树典型(强引领)是关键。场馆既是服务的切入点,也是读者体验的基础。特色分馆在建设上注重挖掘各镇(街道)独有文化元素,使其融入馆藏书籍、数字资源,确保了“一馆一特色”,如莫干山分馆主题是民国、下渚湖分馆主题是湿地、乾元分馆主题是国学、蠡山分馆主题是民俗、雷甸分馆主题是水产,不同的特色为读者提供了不同的人文空间。在几家特色主题分馆相继建成并运营后,德清加大宣传力度,注重持续发挥不同馆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央视、新华网、《中国文化报》、《联谊报》等诸多媒体予以报道,莫干山民国图书馆在2017年获浙江省第二届读者最喜爱的乡镇(街道)图书馆,下渚湖分馆获2019年浙江省“发现图书馆阅读推广特色人文空间”活动评选二等奖,乾元分馆获2020年浙江省“发现图书馆阅读推广特色人文空间”活动评选一等奖。这些特色分馆带动了辖区村图书室、农家书屋的升级,推动了文化惠民的深入展开,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3、重创新、抓管理是保障。特色分馆从建设到管理再到维护创新采用了县图书馆与镇(街道)双重管理合作共赢模式。建设上,采取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由镇(街道)选址装修,县图书馆购置图书、数字资源和信息化设备等,确保特色分馆专业规范。管理上,分馆馆长由县图书馆派驻,馆员由县图书馆招聘、培养,镇(街道)提供劳务费用,负责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收集地方文献、联系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图书流通点等职责,强化专业服务功能。在维护上,属地镇(街道)承担场馆的维护,县图书馆承接设备的维修。这样的管理运作模式,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使常态化工作有序进行,特色阅读推广活动有的放矢,日渐品牌化,从而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读者的获得感。
下渚湖湿地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