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精神富有】活化历史文化,赋能乡村共富——洛舍外婆家

发布时间:2021-10-18 | 发布人: | 点击量:1592

      德清县图书馆助力打造“无差别城乡”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建设,利用本馆馆藏文献与数据库资源,深入实地调研,梳理乡村文脉,赋能乡村共富,推出洛舍镇洛舍村,第三期为《洛舍外婆家》。

       2018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作家张抗抗的美文《洛舍·漾》(见音频),深情提及洛舍小镇“依然是永远的外婆家”。本期分享湖州市作协主席张林华为张抗抗著《我的德清外婆家》撰写的前言。

张抗抗《我的德清外婆家》前言

张林华

      宋代词人辛弃疾曾写过一首词,如此描述他眼里的乡村生活: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村居》)

      这首词,远不是辛弃疾最著名的作品,可是我对它却有说不尽的喜欢。全无华丽艰涩的用词,白描式的平实风格,描绘了典型的江南风光,寻常的农家小院生活,平实却生动,栩栩如生,读之如身临其境。

      诵读这首词作,体味它的意境,会不由自主地感叹,生活气息何以扑面而来如此浓郁?我以为,满头银发的“翁媪”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有他们在,农家院子才充满烟火气,显得生机勃勃;有他们在,顽皮小儿才得到百倍呵护,玩得无忧无虑。

      在我看来,这个立体、温馨的小院,像是我们打小就司空见惯的农村外婆家。

      当代作家张抗抗也有锦绣文章,如此形容她眼里的江南故乡的生活:

      “……外婆的灵魂依然飘荡在德清这片土地上空,守望着洛舍漾的青山绿水。外婆不在了,但母亲的故乡德清依旧让我牵挂。没有外婆的德清,它仍然是、永远是我的外婆家。”

洛舍漾

      鱼米之乡的江南胜地德清,正是张抗抗老师的外婆家。童年时代,每逢寒暑假,小抗抗跟着母亲坐着乌篷夜航船,从杭州来到洛舍漾畔的外婆家,在德清小镇洛舍流连忘返,自觉不自觉地浸淫在江南水乡文化里。及至在杭州高级中学毕业,赶上“上山下乡”运动,在外婆的联系下到洛舍公社的陆家湾大队当了几个月的下乡知青。这一次,她是坐着小火轮,懵懂间跨进了“再教育之门”。其后,她在辗转走向北大荒,接受了苦乐生活的考验后,1974年曾短暂地回到故乡水镇新市,完成了她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分界线》初稿的后半部分,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外婆家,因此不仅是童年温馨的港湾,也是可以一生魂牵梦寄的地方。在张抗抗老师的印象里,德清的外婆家是可亲可触摸的:一条条悠长的石板路小街,一座座高高跨在河上的石拱桥,一湾湾蜿蜒而去的清澈的小河水,那个手搭凉棚翘首张望的身影和期盼的神情,那些让她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美食……岁月的长河总在不停地流淌,时光留不住,好在有文学。在她的散文《夜航船》《水乡三题》《德清外婆家》《洛舍漾》多篇文章里,在长篇小说《赤彤丹朱》等作品里,张抗抗老师都下笔有神,把她对德清外婆家点点滴滴的无尽记忆,化作优美的文字。任年华如何似水流,外婆和外婆家永远留在了她的作品里,静对岁月流淌而熠熠生辉。

张抗抗(左四)在《张抗抗和她的德清外婆家》新书座谈会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得到过水乡滋养的女儿,也有着水一样的柔情。源于对母亲的深情,缘于少女时代对德清外婆家的感情,出于她对德清故乡人多年爱护的感恩之心,张抗抗老师对德清的文化事业给予了倾情支持。家乡创办游子文化节活动,便到处可见她的身影,从参与策划游子文化节到游子文化论坛,她都操心费力,尽心尽力,体现了一位游子对德清外婆家的深情厚意。2018年应邀做了德清图书馆的驻馆作家,关爱提携家乡的年轻后学,关照指导家乡的文学发展,关心指点家乡的文化建设等,似乎成了她的“本职工作”。至于她始终不遗余力地书写、赞美德清的美丽山水与灿烂人文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去年她做驻馆作家回去后,又写下长篇随笔《德清人文化性格的嬗变》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她的新书《南方》第三辑,就取名《摇到外婆桥》。无论是童年时的夜航船,少女时的春荷塘,还是作家回望里的洛舍漾、防风茶,张抗抗老师热爱昔时故土,热爱今日德清,爱心充盈,满腔热情,从而为德清、为读者留下了许多饱含深情、优美绝伦的文字。

      所有这些,都成为家乡德清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而今,张抗抗老师也已到了做外婆的年龄,但德清,依然是她珍视的永远的外婆家。去北方,她是游子;但来德清,她却是被人疼爱的“外孙女”。缘此,德清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有幸编辑《张抗抗和她的德清外婆家》,作为一次对张抗抗老师与故乡关系的初步汇编梳理。

      我希望并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发挥好政协文史资料资政、存史、团结、育人的功能,能够有助于丰富德清文史资料宝库的内涵,有助于拓展德清文化文史研究的领域,最终为德清两个文明建设增添人民政协的贡献度。

《我的德清外婆家》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图片

《我的德清外婆家》书影

 

图片

张抗抗题签《童年与故乡》书影

 

 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