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精神富有】活化历史文化,赋能乡村共富——诗人笔下的洛舍村

发布时间:2021-10-06 | 发布人: | 点击量:1450

      德清县图书馆助力打造“无差别城乡”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样板地建设,围绕“武洛文化旅游新走廊”主题,利用本馆馆藏文献与数据库资源,深入实地调研,梳理乡村文脉,赋能乡村共富,特别推出洛舍镇洛舍村,此为第一篇《诗人笔下的洛舍村》。

      洛舍村地处洛舍镇中心,由原洛舍村、弄里村与东升村合并而成,北与湖州东林、埭溪镇交界。村里有十里琴廊,以水为媒,环绕老街区,连接洛舍漾,串起沿途的旖旎风光。

 


大通桥

清 ·许宗彦

大通桥外抹寒烟,五度维舟别梦牵。

最是销魂西去路,暗潮随月上葑田。

 

      许宗彦(1768-1818),字积卿,又字周生,德清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兵部车驾司主事,学问通达古今,尤精天文、历算及礼制,好藏书,著有《鉴止水斋集》。

[注释]

      本诗选自许宗彦著《鉴止水斋集》卷三,原题为《六月廿四日侍大人自粤东归里留别杂诗二十首》其二十。大通桥,在德清县洛舍镇洛舍村,桥柱上原有两副很出名的对联:“两岸潮平,灯火万家称洛舍;中流浪急,石梁五柱作长城。”“风大云扬,远及东林近洛水;南通北达,上连天目下苕溪。” 

 

洛舍漾二首  

清 · 戴望

其一

洛舍漾南风浪暄,大通桥北雨飞翻。

榜人苦劝公无渡,遥指金鹅山气昏。

其二

抽帆齐唱大江东,百里湖山指顾中。

雪浪高飞云倒卷,狂歌不怕鲤鱼风。

 

      戴望(1837-1873),字子高,又字仲颀,号水苍,德清人,诸生,著有《谪麟堂遗集》。

[注释]

      洛舍漾,以靠近今德清县洛舍镇而名,为德清县北流之巨浸,与湖州接壤,宋人说漾产金莲子。明顾应祥《东林山新建远眺亭记》云,洛舍漾“风帆往来,菰蒲交映,鸂鶒鸬鹚或上或下”。古往今来,水就这么来去自由地荡漾着。饱满充盈的漾水,经过洛舍镇东的大通桥,与小镇的河港连成一体。

 

洛舍漾旧照(楼其梁摄)

洛舍漾(沈强摄)

 


洛舍净信寺古树

蔡岫青

览尽兴亡变古今,身横九亩绿成阴。

岂愁覆雨翻云手,自有参天驭日心。

腹大尽容虫蚁蚀,皮坚不受雪霜侵。

未须桃李夸颜色,何似沧桑阅历深。

 

      蔡岫青(1920-1991),原名蔡起兴,字心素,湖州埭溪人,戈亭诗派诗人。

[注释]

      净信寺,俗称大佛寺,在今德清县洛舍镇洛舍村。

 

大佛寺冬夜

姚维新

恋坐清幽地,任他冷露侵。

残钟悠古寺,落叶泣霜林。

星瘦天空寂,月柔四野沉。

焉能留此境,夜夜洗凡心。

 

      姚维新(1913-1995),小名祥年,笔名姚进、姚震亚、姚半我,德清洛舍人,曾在上海《晨报》《浙江商报》发过小小说、杂文,抗战时期办过《先锋》《抵抗》报,为戈亭诗派成员。

姚维新像

 

德清县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