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读书社】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的在一起,做喜欢的事

发布时间:2021-08-02 | 发布人: | 点击量:1181

  “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的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换为全世界的美,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

——许渊冲

  2021年6月19日,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许老从事文学翻译事业长达60余年,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美的译文,更为我们留下了那段关于西南联大的往事。7月31日上午,德清县图书馆在德清莫干溪谷举办了春晖读书社《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阅读分享会。

 

  此次分享会由春晖读书社副社长姚芳导读、研训中心陈琛琛老师主持。姚芳老师以许渊冲先生的名开讲,渊冲——静水流深谓之“渊”,奔腾万里谓之“冲”。“《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中西南联大那些鲜活如初的青春记忆,我被一种青春的浪漫与恣意给迷住了,而这种浪漫与恣意,又是在残酷的战争背景之下绽放的,于是,开始探寻静水流深的西南联大,在联大学子们求学之路上所扮演的角色,它是如何做到即使这些学子们已耄耋之年,却依然念念不忘当年联大的黄金盛况及其对自己生命的滋养,并以强烈的文化自信,敞怀拥抱世界文明,以一种奔腾万里的青春狂放感,展现他们生命的韧性。”姚芳老师如是说。

  通过一个月的阅读,各位社员对那段波折岁月中的西南联大也有自己的感想,开始纷纷踊跃发言。

沈佳飞:

  通过此书,我更加能了解许老的成就,也更能体会他应该会有这一步路,因为他呈现给我们看了他对于西南联大所有的情感、感情和那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还有他最珍贵的记忆。读来,可谓参加了一场诗文盛宴......

 

曹福敏:

  毕业之后,回忆最多的便是对我们有再教育之恩的老师。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大学不是有大楼,而是有大师的学校。而联大更是有吴宓、冯友兰、陈寅恪、钱钟书等良师,还有殷海光、汪曾祺等益友。成长路上,离不开生活的圈子,更离不开圈子里那个努力的自己。找到自己的所爱,并为之奋斗终身!

 

姚娇:

  许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应该达到“知之、好之、乐之”三种境界,力求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要用优化译论,甚至是创译论。而在中西语言体系不同的情况下,我认同许先生的译论,当你在充分理解一首诗,或者一部作品的前提下,你如何用目标人群能够理解,能够感受到美的形式和文字来表述,这真的是考验译者的双语水平,同时他很可能就创造了词语或者情境了。

 

姚海霞:

  这次有幸能从许老的《永远的西南联大》中云游一番,实属圆了一半的梦,让我着实受益匪浅,通读全书,只能用“仰慕,敬佩,期待”六个字来表达!

 

鲍颖:

  在许先生追忆的“逝水年华”里,他在西南联大学习5年,感受到先生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交流和交往,尽管已经时隔几十年,但笔下的人物详实生动,栩栩如生。畅游在许老的书中,领略到昆明有纯洁的蓝天,有美丽的洱海,还有那,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回忆的西南联大,在这里,有最美的风景,那就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最后致敬我们每一个人的青春。

 

姚剑虹:

  “从别后,忆相逢”,我认为晏几道《鹧鸪天》的这句诗,出现在《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序曲”中的这句诗可以高度概括许渊冲的这部回忆录。距西南联大停止办学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书中提及的人物,闻一多、卞之琳、柳无忌等多位名师巨匠早于许渊冲先生离去,而许渊冲先生在回忆里与他们重逢,永远的西南联大,无法超越的青春记忆,永远热泪盈眶。

 

春晖读书社社长倪涵:

  许渊冲将此书的书名定为《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而非仅仅《永远的西南联大》,封面上还题有北宋儒学大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足见许渊冲对西南联大的独到理解和情感。无论从哪个角度,西南联大都是一个无可逾越或与众不同的时代芳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