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审美的生活是美好的”
发布时间:2020-12-05 | 发布人: | 点击量:1435何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作家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散文说》《何平文学评论选》《无名者的生活》《重建散文的尊严》等。2017年开始主持《花城》杂志“花城关注”栏目,以每期一个话题的形式推介文学新人,广受关注。
2020年12月5日,南京师范大学何平教授作为第28位驻馆作家入驻德清县图书馆。
何平教授从馆长杨敏红手中接过驻馆作家聘书
何平教授写下“有审美的生活是美好的”
当晚,德图第七十四期春晖讲堂特邀何平主讲《我们时代的文学和日常审美生活》。《花城》杂志的两位主编朱燕玲、李倩倩作为嘉宾也参加了本次春晖讲堂。
文学没有单独的命运,我们自己的文学传统是一条线,而世界文学又和我们生出各种各样的枝蔓。我们只有回到历史的现场,才能更加公正地作出自己对文学的判断。日常审美生活作为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过渡,是当代社会下生活与文学界限的淡化——生活皆是具有文学性的,皆是审美的。
何平教授首先从网络文学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入手,探讨当代国民的日常审美生活。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自身出发,举例身边的故事,形象地解释了日常审美生活各阶梯的文化特点。这些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审美心理如果没有自律,是很容易下行的。
何平教授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与德清作家梅苏苏、杨再辉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并表示文学精英和知识精英是国民日常审美生活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我们的文学语言和日常母语都有重大影响。
有学生读者提问:怎么把心写进作文里?
何平教授解答:作文是特定时期的课程,作文可以训练,与文学不同。要把心写进作文,最主要就是诚实。
12月5日上午,何平教授也主持了在莫干山居图举行的“2020年花城文学论坛”,该论坛由花城出版社、《花城》杂志、湖州市作家协会与德清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筹办,以 “不惑”和“知天命”之间:一代人的精神图谱和文学经典化为主题。
众作家愉快交流
承载中国诸多历史记忆与传说想象的莫干山脉,与引领中国文学先锋精神的《花城》杂志碰撞融合,用山川之美和文字之美,携手探索中国文学的现实与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