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郡安里静度一段《翠微时光》

发布时间:2019-11-24 | 发布人: | 点击量:2323

  因为我的注视,所有的景,所有的物,此刻一一变得鲜活,因为我在,它们都在。

——苏苏


  今天上午,我们在莫干山郡安里举行了苏苏新作《翠微时光》分享交流会。

  活动由图书馆馆长杨敏红主持:苏苏的《翠微时光》文笔优美,如行云流水,和郡安里的美景相得益彰。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诗和远方的完美融合。

  作者梅苏苏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读而后写,写而后喜,喜而后怯,这就是作者的写作历程。《翠微时光》是对以往生活的总结,为之前二十年画了一个句号。这次的创作让她对写作有了新的思考,一个作者的要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写作是呕心沥血的过程,即使是这样,依然真心觉得能与写作结缘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县作协主席杨振华表示:今年是作协丰收之年,有七位作家的作品出版面世,德清作家有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
  苏苏这么多年一直站在散文创作的前沿。关于散文的创作,有三点感受:1.非常贴近生活,文章都是作者所见所闻所感。2.苏苏情真意切的性子,把自己的感情融入作品当中。3.苏苏的散文写作代表现在散文写作的方向。

  中国作协会员杨静龙表示:苏苏文字能力非常好,有很好的文字功底,悟性强,很率真。关于《翠微时光》,也谈了三点感受:1.有画面,很有场景感和艺术感。2.有故事,叙述性、可读性很强,可以作为小说来读。3.有质感,文字透亮清澈。

  金一鸣:苏苏一直站在创作的前沿,她的语言能力在德清女作家中名列前茅。《翠微时光》共有三辑,后面两辑更加的精彩。

  刘树元:《翠微时光》三个部分非常明确,一是儿时的回忆,二是生活片段思绪,三是阅读写作的思想,有着令人喜出望外的艺术特点:1.模糊记忆中的朦胧之美。2.有童年色彩,有童话的味道,那么的纯真,那么的美。3.小说笔法的引入是新散文融通的必然追求,整个作品温馨且清新,散文写作中,思想深度的挖掘也是必要的。

  郑天枝:苏苏用文字温润自己渐行渐远的时光,“文如其人”这个词似乎就是写给苏苏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令人动容。寥寥几笔胜过千言万语,这是何等的气魄。《翠微时光》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平凡的叙述娓娓道来。

  徐惠林:《翠微时光》的发布使湖州散文创作更多元,更丰盛。散文有历史散文,小散文、人物随笔等,苏苏的可属情味类散文,很有特色,有特色和味道的作品不一定厚。《翠微时光》的名字就很雅致。另外,它打通了小说和散文的边界,这也是一个探索。

  接下来由作者向郡安里度假区和德清县图书馆赠书。
  钟文刚、钱爱康、凌晨、林不醉、慎志浩、黄立峰等与会人员也纷纷谈了自己的感想。

  最后,春晖朗诵团成员王伶雅、阮诗琪、章青霞分别朗诵了《翠微时光》的几个精彩片段。优美的文字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诵,向大家展现了翠微时光中的温柔岁月,惊艳了在场所有人,大家纷纷响起掌声。

  《翠微时光》的首发研讨是我们今年“一座城、一个人、一本书”的收官之作,2019年我们见证了杨振华主席的《永远的外婆家》、杨再辉的《岩脑壳》以及朱炜的《莫干山史话》等7部作品的面世,共享了他们的成果带来的喜悦,也为作者笔下的人和物感动,也在推广阅读、繁荣德清写作的路上不断前行。

  一起走过的岁月里,因为有了感动才会变得更加迷人。

  “一座城、一个人、一本书”,我们2020年再与大家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