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馆速递|乾元国学图书馆:过了腊八就是年

发布时间:2019-01-13 | 发布人: | 点击量:2670

腊八送八,送你八到:
耳聪目明,听到看到!
心有灵犀,梦到心到!
谦谦君子,说到做到!
百事如愿,想到得到!
祝你腊八节快乐收“粥”福。

什么是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因相传这一天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即农历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称为“佛成道节”。在中国,有腊八节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节的传说一

在腊八节的由来传说中,流传最广泛的,最被认可的一种传说是牧女乳糜救佛祖。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仍然一无所获,饿得骨瘦如柴。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
  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辞海》即持此观点:“腊八,佛教节日,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中国汉族地区佛寺常于此日举行诵经等纪念活动……”

腊八节的传说二

腊八节传说之二是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的传说三

腊八节传说之三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1月12日,乾元国学图书馆戊戌冬令营期间,乾元国学图书馆联合直街社区开展岁末送福,万事“粥”全活动,少年国学社的社员们在图书馆内通过认识熬制腊八粥的食材,了解腊八节风俗,品尝腊八粥,感受中国传统习俗。


同时,社员们还在图书馆书写了一百个福字,并送福给读者与社区居民。

其间,社区工作人员还向社员们上了一堂垃圾分类的课程,引导社员,并让社员向同学们宣传环保知识。

过了腊八就是年,开始备年货啦!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