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幕的前溪歌舞
发布时间:2018-06-23 | 发布人: | 点击量:7590谢幕的前溪歌舞
德清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朱炜
谢幕的前溪歌舞——清道光《武康县志》前溪图
源出武康,名扬晋唐的前溪歌舞,到而今失传已久,与之相关的古迹如前溪古渡、前溪坊也堙没了。但这样美丽的汉民族舞毕竟真实地存在过,风靡过,辉煌过。这其中,晋车骑将军沈充首当论功。
沈充家族世居吴兴武康(今湖州德清),为江南豪富,生活优渥,所以沈充出手从不小里败气,包括兴趣爱好,也是达人的等级。在外,他是武将,人敬人畏;在家,他是舞男,自编自导。也不知他演的哪一出,曾遣人到铜官山采矿炼铜,运到龙溪畔之钟管,自铸一种钱小孔大的青铜钱“沈郎五铢”,流通于吴兴郡。这种钱在当时不算伪币,也就属于私人订制的土豪币,以此显示雄厚的财力。无怪晚唐诗人李商隐有诗云:“今日春光太飘荡,谢家轻絮沈郎钱。”正是这种创始之见和娱乐精神,使得沈充的热忱参与为前溪歌舞的繁盛注入了无可挑剔的优质基因。事实也证明,沈充把独乐乐的地方歌舞推广打造为众乐乐的“五个一”工程,并逐使武康一度发展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歌舞艺术培训中心。
“池上舞《前溪》”,“舞爱《前溪》绿”,“《前溪》舞罢君回顾”……虽然今天的人无缘在历史的现场欣赏极视听之娱的前溪舞,幸运的是,沈充当年所制《前溪曲》被收入《乐府》,传到了后世,凡七首,无宋少帝续之之说。沈充《前溪曲》七首录二:
前溪沧浪映,通啵澄渌清。声弦传不绝,千载寄汝名,永与天地并。
黄葛结蒙眬,生在洛溪边。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复不鲜。
我特别喜欢这几句,“花落逐水去,何当顺流还?还亦复不鲜”。表演起来,定是舞袖翻飞,腰肢曼妙,心思缠绵,给人以无尽的超时空联想和精神对位。六朝的武康,不仅山水宜人,而且村落、良田、桑地及菜畦星罗棋布,歌舞悠然,鸟语花香,人文自然相得益彰。
前溪花落,作为武康最著名的胜景之一,历代文人多有题咏,“曲罢前溪往事遥,春风花落贰红消”,“翠馆红楼何处所,落花犹带六朝香”。花落在世人的眼中真是一种物哀,你也不想她刹那凋零,可她分明已经落了,你只能发出一声叹息,心中茫茫。君难道不知,即便时光倒转,一切也再不是原来的样子,无论曾经多么热烈,此刻已经不复从前,“但愿看花人,岁岁不相违”。遗憾的是,前溪歌舞跟中国所有的以身相传的艺术形式一样,一旦传人不继便相失不见。
读故乡的史志,我总在被一个个独特又丰富的细节填满,这种感觉强烈又奇妙,就像在谢幕的前溪歌舞中,领略一片千古幽怀。明天,“花落还复开,春去还复归”。